2014年3月12日 星期三

啦啦隊已知的未來(之四)R.I.P. 立肩!

     
     
       依照字面上關於底層人數的規定來看,未來只要超過2層高度(two person high)的金字塔動作中,需有 3 人做為支撐底層("base"),也就是不得再用立肩做為主要支撐的方式,只能用多底層的電梯,而且還要多一個打醬油的保護者。就算不用多底層的電梯,也要想出另一個要用到 3 個人實施的技巧動作來替代,而多出來打醬油的那位一樣也不能少。

       簡單來說,一旦底層人數必須增加,這等於宣告了單底層支撐的「立肩」必須下台一鞠躬。唯一解套的可能性在 "base" 的定義,因為只要是一根手指點到就算 "base" 的話,立肩或許還有機會存在,但旁邊肯定還是要多兩個戳著食指打醬油的角色。

       但很不幸的,在 ICU Cheer Glossary 對於 "base" 的定義的關鍵字是「直接承重接觸」,而用食指點著站在一旁打醬油的念頭可以打消了。關於名詞解釋可參閱以下連結

ICU Cheer Glossary(ICU動作名詞解釋,點擊開啟)

關於 Base 的圖文解釋(點擊開啟)


       「既然山不得轉,那就路轉」。或許又會有人動了修改定義的念頭。但畢竟 FIG 也不是省油的燈。協議第 11 條就明訂了「不得放寬現行啦啦隊安全規範」的限制後,自然修改定義這念頭也不可行。


      雖然可以安慰自己這改變是針對「安全性」考量才有的改變,但從競賽的角度來看,可預見的將會是目前最常做的 2-2-1 沒了,1-1-1 也沒了,更不用說日本人超愛用來證明自己的女底比浩克強的 1-1-2 也沒了,因為,只要是以立肩作為主要支撐的金字塔動作都沒了。

       可預見的,未來流程中的金字塔底部肯定人滿為患,同時更多的底層用於金字塔編排,限縮了其他人員的站立空間(如送三層的人)、進而影響技巧堆疊的速度以及其他輔助人員的配置。這不僅降低了金字塔支撐人員的移動性,更影響到金字塔的變化與精彩程度。

       依照這規則可能帶來的轉變,24 人編制或許還可以應付,但 16 人編制的精彩程度肯定會因這個改變而大大降低。


啦啦隊已知的未來系列

(之一)歡天喜地大躍進...嗎?
(之二)脫胎換骨
(之三)小組,一路好走!
(之四)R.I.P. 立肩!
(之五)bye bye,rewind!
(之六)The Final Coundown
(之七)回歸本質。加油,好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