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列文字連結閱讀)
------------------------------------------------------------------------------------------------------------
近一年,林丹五次因傷退賽,多數都是在與隊友的比賽中選擇退出,遭到了輿論質疑。不過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林丹在過去一年時間的身體狀況的確不理想。這從他在6月的印尼超級賽和正在進行的丹麥超級賽中,在第二輪就出局便可見一斑。現在,世界羽聯賽事過密,超級賽一年12站,大獎賽一年16站,再加上蘇迪曼盃、世錦賽、湯優盃等比賽,羽毛球隊員一年下來疲憊不堪。依據世界羽聯的規則,如果運動員在過去的一年參加的世界排名積分賽超過10站,則計算其中成績最好的10站。
劉鳳岩表示,運動員為了排名更高,只得選擇參加更多賽事,拿到更好成績。與此同時,他們也更疲憊。他希望能夠把積分賽的統計次數由10站改為6站。
「目前世界羽聯的比賽密度太大,這導致運動員傷病纏身,間接縮短了運動生涯。特別是像林丹這樣的優秀隊員,在比賽中通常會打到準決賽、決賽,而之後又要馬不停蹄地趕往下一個比賽地。有時他頂不住了,退賽或者輸球了,老百姓不會理解,因為他們總希望看到高水準的比賽,」劉鳳岩說。
(劉鳳岩為中國國家體育總局乒羽中心主任,世界羽球聯會副主席)
------------------------------------------------------------------------------------------------------------
新聞中提到,現在羽球的賽制,間接的產生使選手主動縮短運動生涯的可能性。因為密集的羽球比賽數量,以及積分認定場數,即便只採最優10站進行排名,但選手們不可能一季只打10場後,就以這10場結果作為年度成績。選手通常會為了更高的排名,不斷的參與世界各地的分站賽,特別是中上程度的選手,因為比賽總有輸有贏,中上程度的選手必須要累積更多的參賽數才能取得更佳的前10場積分。因此密集的參賽,導致運動員整年度處於疲憊的狀態,進而降低競賽表現,降低比賽可看性,甚至增加了受傷的風險,縮短了運動員生命。
或許有人會提議,站在保護選手的立場,明文規定整季參賽上限。但這又會產生「限制選手追求運動成就目標」的質疑,與競賽教育中追求進步卓越的理念衝突。所以本質上問題不在運動項目或選手本身,而是賽制。
我們可以說是「賽制」產生了一個包裝在目標動機下的危險情境,一個以運動成就、榮譽、目標追求...等的誘因,讓選手落入風險的無限迴圈。所以改變賽制的環節,也就是降低年度採計場數(從10場減為6場,降低大量參賽誘因)。這樣一來,即可使選手主動降低總參賽數。或許對優秀選手而言,會產生「保護弱勢」的爭議,但優秀選手原本就能力較佳,勝率遠比中上程度選手來的高,本質上的優勢仍然存。而6場比賽的內容應為勝多輸少。就算6場都失利,多打個幾場也不會讓身體有太大的負荷,如果還是繼續失利,那應該回頭想想,是否還夠資格被稱為一位「優秀選手」。權衡目前的發展情勢,以及站在保護大多數選手的立場之下,降低採計場數,遠比規範參賽上限要來的有實質意義。
而這篇新聞討論的內容,似乎與啦啦隊目前的發展有異曲同工之妙。即便啦啦隊擁有完善的安全規範、技術教育以及看起來像個競爭場合的「比賽」活動,但在沒有完善的賽制規劃下,啦啦隊競賽的發展如同脫了韁的野馬,從1980年代02:30中簡簡單單的技術內容,雖然金字塔高度超過現在甚多,但終究還是穩穩一步一步的爬上去。而今日融合了各項高難度且複雜的運動技術,密集的在同樣02:30的時間內呈現的流程,即便是人人稱羨的冠軍隊伍,金字塔多半只是成功的爬了上去,而技巧與騰翻動作也並非最是完美的肢體控制展現。
1984 University of Louisville
雖然現在降低了高度,但為了更多視覺上連續性、創意、與精彩的呈現內容,更密集的實施複雜與高難度的動作。在比賽過程中,常常上一個動作還未穩定,就緊接著下一個動作的實施。事實上啦啦隊已經發展成在比花俏、比創新、比動作呈現難度的野蠻賽制,反而喪失了技藝展現型態運動「追求完美身體控制」的精神。再者,雖然高度降低了,但連續密集的實施具有本質危險性的動作也產生了一個新的危險情境;更何況,從目前啦啦隊傷害的發生狀況看來,以「安全」為訴求而降低半個人的高度修正,在飛來噴去的流程實施中,鄉愿到如同雞肋般的無意義。
雖然我們不斷的大力鼓吹安全教育,不斷的高喊「沒有安全、就沒有啦啦隊」。但從目前的「賽制」看來,似乎沒有辦法完整體現這安全教育的精神。
延伸閱讀:
02:30啦啦隊競賽模式「傷害」的「情境風險」
02:30啦啦隊競賽模式「犯錯」的「情境風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