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5日 星期一

數據要看清楚!(之二)AACCA 沒有告訴你的事


AACCA 只告訴你啦啦隊傷害發生率很低

        在前一篇文章我們提到了 AACCA 在一篇部落格文章中引用的研究報告,並利用該研究報告中的部分數據,提出了目前啦啦隊在運動傷害的發生率是相對低的說法,試圖告訴大眾啦啦隊是安全的。但在仔細比較相同研究中的一些數據後,這篇研究其實隱約告訴了我們,啦啦隊是非常「致命」的一項運動,只是 AACCA 沒告訴你罷了。

傷頭傷腳不一樣!
        
        從上面的圖片來看,AACCA 簡單的將這篇研究中的一個統計數字,也就是在 1000 次運動員出席人次中(分為練習, Practice 與競賽, Competition)會發生幾次「整體運動傷害事件」。AACCA 很細心的將這篇研究中各運動項目的「整體傷害發生數據」製表比較後,發現啦啦隊在「千次傷害事件發生率」相對低了很多(只比女子游泳高一點點),因而提出啦啦隊很安全的說法。但是否真如 AACCA 的文章中所說的如此呢?我們可以慢慢的看下去。

        雖然都是運動傷害,但仔細想想,無論是發生的嚴重程度,或是受傷部位的不同,運動傷害對選手的影響還是很不一樣。我們可以問問自己,手指吃蘿蔔跟大腿肌肉拉傷那個比較嚴重?腳踝翻船跟閃到腰那個比較嚴重?「蹬」到膝蓋跟敲到手肘那個比較嚴重?炸背跟插頭那個比較嚴重?以及腦震盪跟脊髓損傷那個比較嚴重?但在 AACCA 引用的數據中,這些傷害無論大小、部位以及嚴重程度都被化約成一次運動運動傷害事件。

        再回過頭看,AACCA 用了「整體運動傷害事件」發生數據,來陳述啦啦隊傷害發生率很低的論點,初步看起來似乎是可喜可賀,從這點看來,美式足球的確非常的危險。但我們必須要更進一步的比較其他的數據以後,才能確定能不能開香檳、放煙火慶祝啦啦隊是一個跟游泳差不多安全的運動項目。同時間,這篇研究也很貼心的也做了傷害發生部位 ( Body Site ) 的分項數據,能夠讓我們更進一步的釐清,到底那個才是真正影響運動員生涯或生命的傷害事件及統計數據,在看完各項目的傷害部位比較後,我們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

可怕的美式足球

        在看完美式足球的頭頸傷害發生比例(上表),再看看啦啦隊的頭頸傷害發生比例後(下表)

真不知道 AACCA 哪來這股勇氣
還理直氣壯的告訴大家啦啦隊是很安全的?

        與啦啦隊相比,在「整體傷害發生數據」稱霸的美式足球在頭部與頸部運動傷害發生比例與啦啦隊相比真的是有待努力。啦啦隊 無論是在比賽時 ( Football : 24.2% vs Cheerleading : 62.5% ) 以及練習時 ( Football : 22.7% vs Cheerleading : 46.7% ),頭部傷害的發生比例都是美式足球的一倍還有找。若不是啦啦隊有強度較低的表演活動 ( Performance : 20% ) 拉低了頭部整體傷害發生比例的平均值 ( Overall ),要不然單單對照比賽與練習啦啦隊的數據會是很可觀的。

        雖然啦啦隊頸部傷害的發生率為很漂亮的「0」,但很有可能是因為美國高中啦啦隊比賽本來就比較少,再加上抽樣出的 70 所學校不見得每間都會參賽,因而大大的降低了本研究中啦啦隊在競賽分類呈現出的數據,而美式足球比賽場次的總量卻是比啦啦隊多很多,因而大大增加了研究中競賽部分的傷害數據。若對照頸部整體 ( Overall ) 的傷害發生比例來看,啦啦隊還是比美式足球還要來的厲害許多 ( Football : 2.4% vs Cheerleading : 4.1% )。

比美式足球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