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5日 星期三

Someone's trash could be your treasure...(之一)

(來源連結裡的山寨一條街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Someone's trash ??
     
       如果有一種概念「借用」了另一種概念,而且幾乎所差無幾,這種情況講好聽一點是「學習」,講難聽一點的話就會是「抄襲」;如果有一種物品模仿了另一種物品,而且模仿的幾乎一模一樣,品質卻沒有比較好,這種行為或物品大家會叫它「山寨」;如果有一種皮包模仿了另一種皮包,而且做的還沒有比較好,這個東西通常我們會叫它「A 貨」。




       通常買 A 貨的人只會低調的用,很少會大聲嚷嚷的公告周知,甚至還害怕別人知道他用的是 A貨。而使用 A 貨的人也不太會因為別人誤認他用的是真品而沾沾自喜。而商人通常也不會開個專賣店來積極推廣(深圳珠海除外啦),並大肆宣揚的告訴大家他賣的是 A 貨,而廠商通常也不會拿著 A 貨來當學習或仿製的樣本。

Who's treasure ??
   
       但在啦啦隊的世界裡,只要有做出過去在啦啦圈子裡沒人看過的動作時,這些動作就會被冠上「新動作」的稱號,同時吸引大家的目光,並且這些動作會快速的被大家傳播出去,並爭相模仿學習,最後變成一股流行的趨勢。而最先做起這些動作的人也會被視為強者,有時還會被神格化的看待,如同下面影片中呈現的動作,以及在看完後對影片中操作者產生的認知與定位。


       在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哥斯大黎加大學的大塊頭「神猛哥」在操作這些技術動作。  站在「啦啦隊」的角度,影片中的這些動作,都是我們認知中所謂「具有相當高難度的新動作」。與過去在啦啦隊的經驗相符,操作這類動作的底層人員都是擁有大尺寸身材的大塊頭,所以總認為成功操作這些動作需要很強大的肌力(也就是將肌肉或身材尺寸最大化),再加上不斷的重複模仿相同的動作軌跡,並不斷的累積嘗試次數後,就能學會這些動作。所以「模仿動作軌跡+不斷重複嘗試」再加上「肌肉尺寸最大化」正是我們目前學習與訓練啦啦隊技術動作時最常被使用的方法,也就是所謂的「啦啦隊訓練模式」。

       並且近期啦啦隊呈現出來的新動作中,如同神猛哥影片裡面做的所有動作,有愈來愈多手對手(hands to hands)抬升、支撐或轉接的動作型態被廣泛的練習與流傳,這也顯示出啦啦隊在核心的技巧動作中(特別是大家最愛的單底層)也逐漸的朝向它的老大哥靠攏。然而啦啦隊動作技術的動作源頭到底是什麼呢?


(待續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