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5日 星期三

Someone's trash could be your treasure...(之二)



啦啦隊技巧的老大哥-特技體操(Acrobatic Gymnastic)

       你想的沒錯,目前啦啦隊技巧動作並非原生自創,而是來自特技體操。特技體操是從表演藝術衍生出的一項競技運動,發展歷史非常悠久,廣義的來說已超過了百年之久,並在 1999 年初納入了國際體操聯合會( 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Gymnastique, FIG),同時我們可以在啦啦隊的抬升與支撐動作中,見到許多特技體操的影子。上面是一段俄羅斯的特技體操選手在平時訓練的影片,可以讓我們簡單的瞭解一下特技體操在做些什麼。但看完影片後,除了讚嘆之外,與我們熟知的啦啦隊相比,相同的技巧操作,其中怎會存在如此大的認知差異。
,同時也產生許多似是而非的迷思來解釋這些差異,但這些解釋並沒辦法合理化這些差異存在的事實。或許藉由釐清這些填補認知差異的迷思,可以提供更多啦啦隊技術動作發展的思考面向。

肌力是一切嗎?

       當你在扶著下巴,驚訝這些神奇動作之餘,回想前篇文章中那位哥斯大黎加的神猛哥。可以發現一件事,很明顯的,底層人員並不如神猛哥般的粗壯,甚至也沒有神猛哥那麼多結實的肌肉,甚至可以說是看起來跟平常人沒什麼兩樣。

       但這位俄羅斯的「白斬哥」操作每個動作時,在不疾不徐的力量產生過程中,除了流暢的把力量來回傳遞雙方身體之外,支撐穩定時又帶著百分之百控制的優雅,相較於神猛哥雖然作著同樣的動作,但抬升過程中的凌波微步,以及支撐穩定時左搖右晃的有些無法控制。很顯然的,哥斯大黎加的神猛哥被打槍了。

       然而,回想自己經歷過的啦啦隊訓練情境中,面對選手嘗試技巧卻不斷失敗時,教練總是千篇一律的說選手「肌力不夠」,希望把每個人都變成像神猛哥那樣,隨後接著的「去壓重」相信應該也不陌生。但看完白斬哥的影片後,大家心裡一定跟謎天大聖的衣服一樣充滿問號,白斬哥是吃什麼長大的?壓重就會進步嗎?白斬哥沒有大 Size 的肌肉卻做出更好的動作,那這些動作是怎樣練出來的?而肌力真是技巧動作的一切嗎?但在白斬哥身上,這些問題的答案似乎都是否定的。

SIZE有差嗎?

       但或許有人會說,這太犯規了,白斬哥的上層「白斬妹」太小隻了,技巧作起來當然比神猛哥輕鬆許多。但真的是如此嗎?還是這些想法只是我們尚未深入思考的迷思?接下來這段影片會更讓人目瞪口呆。


       上面這段影片是 2009 年歐洲特技體操錦標賽青少年女子雙人組(Junior Women Pair, 12-19歲)亞塞拜然的選手。在影片 55 秒的時刻,一個我們在啦啦隊裡稱作「前手倒拔」的動作,相較哥斯大黎加神猛哥在 45 秒時的相同動作,神猛哥似乎又挨了一槍。

       很明顯的,這位亞塞拜然的底層「亞小妹」身形與神猛哥相比真的可以說是天差地遠,神猛哥目測約莫 90~100KG 之間,而底層亞小妹看起來頂多 45~50KG 之間(甚至有可能更輕),但在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亞小妹無論是在抬升時施力點的掌握、動作過程中力量傳導的流暢程度、停頓時力量消散的緩衝,與支撐時穩定優雅的展現,神猛哥似乎只剩下看車尾燈的地步。

       接著是前面有提到上層身材的問題,亞小妹的上層「亞小小妹」,比神猛哥的上層「神猛妹」小隻太多了(白斬妹也是),或許有人會認為是這原因使得神猛哥相形之下遜色許多。但別忘了,亞小妹也比神猛哥小很多很多很多.....(白斬哥也是)。


       假設底層與上層體型以「2:1」的比例來看,底層神猛哥體重約在 90~100KG 上下,而上層神猛妹體重目測約 45~50KG,這比例差不多也接近 2:1,而亞小小妹目測約 22.5~25KG,白斬妹約在 30~35KG 左右,與他們的底層相比也都是很合理的身材。

       所以說,這些技巧組合在底層與上層的比例實在是差沒多少。亞小妹跟白斬哥完全沒因上層重量相對較輕而占到便宜。與亞小妹跟白斬哥相比,即便神猛哥的肌肉尺寸提供了絕對的力量輸出,但在力量「傳導」與「控制」的能力真的只能得到「完敗」兩個字。

       畢竟技巧操作並不是比誰舉的重就勝出。從特技體操來看,技巧成功的展現是包含著力量的「產生」、「傳導」與「控制」三者間的相互配合,缺一不可,偏重某個區塊就會很明顯的反應在動作表現上。換句話說,神猛哥肌肉雖然可以產生很大的力量,因為缺乏傳導與控制能力,以致於無法將力量完全反映在動作實施上。相較於亞小妹和白斬哥,神猛哥明顯呈現出一個「低效率」的力量運用。也就是雖然擁有較大的肌肉尺寸(力量),卻沒有呈現出難度更高,或是更穩定的動作表現。
       這與目前與啦啦隊普遍認為「肌肉尺寸」與「動作表現」成正比的觀念差異非常大。從白斬哥、亞小妹與神猛哥的比較看來,很明顯的,肌肉尺寸大小並非是影響動作實施好壞的主要因素。甚至可以大膽的假設,肌肉尺吋並不會對動作實施有顯著或是絕對的幫助,也就是說,肌肉不用無限的增大,夠用就好。力量的運用與傳導才會是值得關注的重點。

       同時,從這些影片的比較我們可以知道,「肌肉尺寸」與「動作表現」之間其實沒有存在著必然的關聯。簡單的說,選手並非要壯到像神猛哥一樣,才能成功操作高難度的技巧動作,而選手在技巧操作遇到瓶頸時,透過重量訓練增加肌肉尺寸並非唯一的改善方法,改善選手力量的使用效率會是更務實的作法。

       並且增加部分區塊的重量訓練觀念很有可能是降低力量傳導與控制能力的元兇,以致於那些壯的像頭牛那般的選手在操作技巧時,只能像神猛哥那樣靠著蠻力硬撐,不僅浪費力氣,又影響了動作實施過程的流暢程度。

      除了身材與力量的迷思外,還有另一個迷思也是令人絞盡腦汁...


(待續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