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5日 星期一

牛頭,不該連著馬尾


        我想 Mr. Kim 的這篇發文想表達的是,Korea Cheerleading Association, KCA 對於日前赴日參與 IFC 活動的全女隊伍 Rainbow 執行了兩年小鼻子小眼睛的停權處分,他在留言中有進一步的解釋。


似乎跟韓國國家奧會 (Korean Olympic Committee, KOC) 一點關係都沒有!

        若想要說啦啦隊是「獨立」的運動項目應該要用下面這篇,同樣是 Mr.Kim 分享的 SportAccord 回函,主要是向 ICU 說明,只要 ICU 存在 SportAccord 的一天,Cheerleading 將會是 ICU 的專有項目,其他組織 (ex.WDSF) 不得將之納入轄下的競賽項目。

但前提是,SportAccord 還要存在著。



        並且回函裡的意思應為「Cheerleading 為 ICU 專有項目」,跟「專項」好像一點關係也沒有!

        同樣的信紙,不同的內容,我想 Marius Vizer 在寫上面那封給 ICU 回函的時候眼角可能微微泛著淚光...

        面臨 18 個奧運項目的退出,以及 ASOIF 撤出兩名 SportAccord Concil 理事之後,如此排山倒海而來的不信任,SportAccord 的代表性已經漸漸開始動搖(而且搖很大)

        若還想以 SportAccord 拿來當成一個「正式」、「專項」、「獨立」或「專業」的認定標準,你該先瞭解這一個月來國際體壇最重大的一件事情。

        只要每天一早去 google 打入 SportAccord,篩選 24 小時內的更新,搜尋結果會像健達出奇蛋那樣天天令人驚喜!

        自索契年會爆炸性的發言至今,Marius Vizer 幾度與 ASOIF 強硬來回過招後,在日前主動提出了和談的要求,但被 ASOIF 很委 (ㄐㄧ) 婉 (ㄨㄞ) 的婉拒了之後,再度噙著淚光寫出了一封文情並茂外加  20 點具體和談內容的議程。

Marius Vizer 20點議程(點擊開啟新頁面)
http://www.aroundtherings.com/

其中第四點回應了 ASOIF 一開始針對 SportAccord 轄下所有組織進行實質審查的要求

-------------------------------------------------------------------------------------------------------------------

Clear rules, criteria and principles for:
a. IOC Membership
b. IOC System
c. Selection and addition of sports and disciplines into the Olympic Programme
d. Recognition process for all IFs


-------------------------------------------------------------------------------------------------------------------

        這對過去主要利用政治手段進入 SportAccord,但體質不是很健全的新興項目非常不利(如跟一個叫 FIG 簽了一份不平等條約的那個),若 ASOIF 真的跟 SportAccord 坐下來好好談,有許多新興「運動」很有可能在這次實質審查的過程因要件不符而被請出運動大家庭!重新審查目前所有 SportAccord 會員資格,幾乎可以視為 IOC 對 SportAccord 小眾運動抄家的一種行為。

很明顯的,是一個棄保效應

        但這回 Marius Vizer 並沒有像發言幹譙 IOC 如此豪氣萬千的力保旗下所有的小眾運動項目,而選擇了主動提符合 ASOIF 的實質審查要求,棄誰保誰?不言而喻

        短期看來,IOC 代表的體育運動基本教義派像是在打壓新興運動項目的發展,長期來看,這何嘗不是提供新興運動項目一個明確且實質的發展方向,也就是著重在運動競賽本質,如完整合理的競賽、評判制度與實質的廣泛參與人口...等,而非政治權衡的紙上承認。

        若尚未達到相當結構規模的項目,待時間累積後,以具體的本質來呈現自身符合「正式」運動競賽家族的一員也不遲。

        或許 Mr. Kim 太忙,沒時間注意最近這件轟動國際體壇的大事,還是如過去那般認為跟 SportAccord 搭上邊,就立馬變身吃了無敵星星的超級瑪利,可以橫衝直撞的玩誰是「正宗」,只要一不爽就跟誰切八段的家家酒遊戲。殊不知過去深深以為的「正宗」現在已經自身難保。

        喔,對了,或許是 KOC 的網管人員偷懶,沒有即時更新,在 KOC 英文版網站中,國家體育組織裡是找不到 Cheerleading 的!

KOC 英文官網:http://www.sports.or.kr/eng/ksckoc.eng

多去聽聽 Tutor ABC 吧!反正現在已經不用錢了~~

相關閱讀:
SportAccord 爭議事件懶人包

SportAccord 爭議事件懶人包

這是一個在台灣基本上不太會有人關注的新聞事件,卻事關未來是否能夠繼續拿著一些名詞當成繼續橫衝直撞的話術!也是目前全球體壇最值得注目的大事之一,雖然來回過招很像是家家酒遊戲,但背後確有著很深層的實質意義。就讓我們繼續關注它的發展吧!(虛線下懶人包持續更新...)
-------------------------------------------------------------------------------------------------------------------

2015/04/19
SportAccord 主席 Marius Vizer 在 2015 俄羅斯索契年會上發言指出:「 IOC 體制已經是過期的,過時的,錯誤的,不公平的,以及不透明的」

「The IOC system is expired, outdated, wrong, unfair and not at all transparent」

2015/04/20
夏季奧運聯合會 (Association of Summer Olympic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s, ASOIF) 策動所屬 28 項夏季奧運競賽項目連署退出 SportAccord 退出意向書,其中 27 項參與此次簽署,因國際柔道總會主席 (International Judo Federation, IJF) 為 Marius Vizer,故未參與該次連署。



連署後,
(1)國際田徑總會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thletics Federations, IAAF) 隨即發佈聲明,成為首位退出 SportAccord 之國際體育總會,接著
(2)國際運動射擊總會 (International Shooting Sport Federation, ISSF);
(3)世界射箭總會 (World Archery Federation, WA) 與
(4)世界輕艇總會 (International Canoe Federation, ICF)
退出 SportAccord。

2015/04/21
國際殘障奧運委員會 (International Paralympic Committee, IPC) 宣布退出 SportAccord。
國際殘奧會官網退出聲明(點擊開啟新頁)

2015/05/06
(5)國際拳擊總會 (International Boxing Association, AIBA)
退出 SportAccord,同時退出世界博擊運動大會 (World Combat Games)
國際拳擊總會官網退出聲明(點擊開啟新頁)

2015/05/10
(6)世界聯合角力總會 (United Wrestling Federation, UWW)
世界聯合角力總會官網退出聲明(點擊開啟新頁)
(7)世界跆拳總會 (World Taekwondo Federation, WTF)
世界跆拳總會官網關於退出說明(點擊開啟新頁,文中倒數第三段)
退出 SportAccord,同時角力與跆拳退出世界博擊運動大會 (World Combat Games)

2015/05/13
(8)國際雪橇車總會 (International Bobsleigh and Skeleton Federation, FIBT)
世界聯合角力總會官網退出聲明(點擊開啟新頁)
退出 SportAccord,為首位退出 SportAccord 之冬季奧運項目。

2015/05/16
(9)國際鐵人三項聯盟 (International Triathlon Union, ITU)
退出 SportAccord。

2015/05/18
(10)國際舉重總會 (International Weightlifting Federation, IWF)
(11)國際草地曲棍球總會 (International Hockey Federation, FIH)
退出 SportAccord,舉重為 2017 世界博擊運動大會預計新增項目,也於此時退出。

ASOIF 主席 Francesco Ricci Bitti 致信 SportAccord,再次確認 ASOIF 希望對目前 SportAccord 會員資格進行重新確認的意向,並在信中告知將撤出兩席 SportAccord 代表理事,直到實質審查完成後再行討論後續合作方向。



2015/05/19
(12)國際馬術總會 (The International Equestrian Federation, FEI);
(13)國際冰壺總會 (World Curling Federation, WCF) 與
國際冰壺總會官網退出聲明(點擊開啟新頁)
(14)國際桌球總會 (International Table Tennis Federation, ITTF)
退出 SportAccord。

抵擋不住會員組織連續退出的壓力,SportAccord 主席 Marius Vizer 致信 ASOIF 主席 Francesco Ricci Bitti 尋求對談機會。


2015/05/20
(15)國際划船總會 (International Rowing Federation, IRF)
(16)國際現代五項聯盟 (Union Internationale de Pentathlon Moderne, UIPM)
現代五項聯盟官網退出聲明(點擊開啟新頁)
(17)國際排球總會 (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Volleyball, FIVB)
退出 SportAccord。

IOC 主席回覆需待與相關組織討論後再決定是否接受  Marius Vizer 之對談請求

「The IOC President Thomas Bach will, meanwhile, consult with key stakeholders before deciding whether to accept an invitation made yesterday by Vizer to hold a summit on the crisis which has ripped SportAccord apart.」
新聞出處:http://www.insidethegames.biz ( 點擊開啟新頁 )

2015/05/21
(18)國際橄欖球總會 (World Rugby, WR);
(19)國際擊劍總會 (International Fencing Federation, FIE) 與
(20)國際自由車聯盟 (International Cycling Union, UCI)  退出 SportAccord。
國際自由車聯盟官網退出聲明(點擊開啟新頁)

SportAccord 主席 Marius Vizer 再度致信 ASOIF 主席 Francesco Ricci Bitti 並提出 20 項運動改革方案 (Sport Reform Agenda) 點擊開啟新頁 ,具體指出對談內容。


2015/05/22
(21)國際籃球總會 (Inter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s, FIBA) 退出 SportAccord。
國際籃球總會官網退出聲明(點擊開啟新頁)

ASOIF 主席 Francesco Ricci Bitti 嚴詞回覆拒絕 Marius Vizer 請求。
信末以強烈口吻強調:「我要提醒你,沒有認同的聯合平台,是個空洞的概念」
「I would emphasise to you that unity without agreement is a vacant concept.」


2015/05/23
秘魯放棄原訂承辦之 2017 利馬世界博擊運動大會



2015/05/24
國際世界運動會總會 (International World Games Association, IWGA) 發佈聲明,原載明於 IWGA 會員規章內之世運會競賽項目須為 Sportaccord 會員,但因當前特殊情況 (exceptional circumstances),在尊重 Sportaccord 的前提下 (to take with respect Sportaccord) 可自行考量是否退出,並不影響與 IWGA 的良好關係。


(22)國際羽球總會 (Badminton World Federation, BWF) 與
國際羽球總會官網退出聲明(點擊開啟新頁)
(23)國際空手道總會 (World Karate Federation, WKF) 退出 SportAccord,空手道為首位退出 SportAccord 之非奧運項目。

2015/05/25
(24)國際合球總會 (International Korfball Federation, IKF)
國際合球總會官網退出聲明(點擊開啟新頁)
(25)國際汽車運動總會 (Fede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l'Automobile, FIA)
(26)國際定向越野總會 (International Orienteering Federation, IOF)
退出 SportAccord ,三者皆非奧運項目。

2015/05/26
國際奧委會認可非奧運國際單項運動聯合會 (Association of IOC Recognised International Sport Federations, ARISF) 發表聲明,暫時終止與 SportAccord 的任何進一步的活動 (to provisionally suspend any further activities)。



2015/05/27
國際冬季奧運單項運動總會聯合會 (Association of International Olympic Winter Sports Federations, AIOWF) 發表聲明,終止與 SportAccord 的合作關係 (suspend collaboration with SportAccord)。

國際迴力球總會 (International Racquetball Federation, IRF) 發表聲明,主動終止 SportAccord 會籍,直到此次爭議結束之後再行恢復 (suspends its membership in SportAccord until this situation is resolved between you and the IOC)。
運動新聞網站 Around the Ring 揭露之 IRF 退出聲明(點擊開啟新頁)

2015/05/28
國際衝浪總會 (International Surfing Federation, ISF) 發表聲明,主動終止與 SportAccord 之關係 (suspend our relations with Sportaccord)。
運動新聞網站 Around the Ring 揭露之 ISF 退出聲明(點擊開啟新頁)

2015/05/30
國際俄羅斯武術總會 (International Sambo Federation, FIAS) 退出 SportAccord。
運動新聞網站 Indide the Games 揭露之 FIAS 退出消息

2015/05/31
Marius Vizers 辭去 SportAccord 主席一職
SportAccord 官網發佈之Marius Vizers公開辭職聲明(點擊開啟新頁)



事件持續進行中,待更新


2015年5月11日 星期一

連鎖效應-2


The WTF Council unanimously agreed to suspend their SportAccord membership, before confirmation at today's General Assembly ©WTF
世界跆拳總會年會決議退出 SportAccord 

不意外,很快的,不用兩週

世界角力聯盟 ( United World Wrestling, UWW ) 在昨天 (5/11) 宣布了退出了 SportAccord,

世界跆拳道總會 ( World Taekwondo Federation, WTF ) 也不落人後,也在同一天宣布成為了第七個退出 SportAccord 的會員組織

同時,這兩個組織將會停止參與往後 SportAccord 辦理的所有活動

這也代表著 2017 世界博擊運動會大會中,除了 2013 才加入的「擊劍」與預計參加的新同學「舉重」以及 SportAccord 主席 Marius Vizer 自家的「柔道」這三個仍是奧運項目外

其餘都會是擁有濃厚地區或文化色彩的運動項目

ju-jitsu (巴西柔術)、karate (空手道)、kendo (劍道)、savate (法式踢拳)
kickboxing (踢拳道)、Muay Thai (泰拳)、sambo (俄羅斯武術)、sumo (相撲)
wushu (武術)、aikido (合氣道)

而「擊劍」與「舉重」至今仍呈現觀望的態度,很有可能跟隨著前人的腳步。

媲美出埃及記的發展,SportAccord 將會離 IOC 替它量身打造的身份愈來愈近,也就是將會成為國際間小眾運動組織的聯合會。

至少在 2017 年的世界博擊運動大會上很可能會看到。


延伸閱讀:
連鎖效應
http://mrallenyang.blogspot.tw

Taekwondo and wrestling latest sports to suspend SportAccord membership
http://www.insidethegames.biz


2015年5月7日 星期四

連鎖效應

The last edition of the World Combat Games took place in Saint Petersburg in 2013, with boxing featuring on the programme ©SportAccord

暨運動之母田徑首先發難閃退,加上射箭、輕艇與射擊隨後的響應,

昨日 (5/6),全世界最大博擊運動項目「拳擊」發佈了消息,成為了第五個退出 SporeAccord 的國際運動組織,也退出了由 SortAccord 主導的世界博擊運動大會(World Combat Games )

國際拳擊總會用實際的行動投下對目前 SportAccord 的反對票

同時 inside the games 記者訪問其他相關的運動項目是否繼續參加世界博擊運動大會

世界角力聯盟表示再研究,兩個禮拜後告訴你

A United World Wrestling spokesman told insidethegames today how they "are still working out the details" of their response when asked whether they will continue to compete at the World Combat Games. They hope this response will be "defined in the next two weeks or sooner".

而將在2017世界博擊運動大會首度露臉的國際舉重總會表示我們再看看,ㄎㄎ

The International Weightlifting Federation meanwhile, who should feature at the World Combat Games for the first time in 2017, have told insidethegames they are waiting for "further developments" before making any official move or communication.

拳擊的退出,「角力」與即將加入的「舉重」都呈現了觀望態度,若未來世界博擊運動大會少了它們,看看下面大部分充滿地區性與文化符號的運動項目,看起來有點難用「世界」這兩個字來代表他們再這個星球上的普及性。

judo (柔道)ju-jitsu (巴西柔術)karate (空手道)kendo (劍道)
savate (法式踢拳) kickboxing (踢拳道)Muay Thai (泰拳)
sambo (俄羅斯武術)sumo (相撲)taekwondo (跆拳道)
wushu (武術) aikido (合氣道)  fencing (擊劍)。

上面這些都是世界博擊運動大會的比賽項目

同時,國際拳擊總會會長表示:在我任內過去的八年間,致力建立「拳擊」一個明確的運動形象。同時拳擊是門精湛的技術與傳統的奧運競賽項目,我們認為,參與世界博擊運動大會,將會挑戰過去在眾多粉絲心中建立的拳擊形象。

The AIBA President, Dr Ching-Kuo Wu, said “We have aimed to create a clear identity for the sport of boxing in the past 8 years of my Presidency. Boxing is a Noble Art and a traditional Olympic sport and we feel that the participation in the World Combat Games challenges this identity among boxing fans”.

這意思幾乎是不言而喻。

另一個有趣的點就是,

國際拳擊總會會長,同時也是 IOC 執委的吳經國先生是台灣人喔....ㄎㄎ


延伸閱讀:
國際拳擊總會官網新聞稿
http://www.aiba.org/blog/boxing-sportaccord-world-combat-games/

inside the games 新聞頁面
http://www.insidethegames.biz/articles/1027173

靜觀其變?或是坐以待斃?
http://mrallenyang.blogspot.tw/2015/05/blog-post.html

吳經國先生
http://zh.wikipedia.org/wiki/吳經國


2015年5月3日 星期日

靜觀其變?或是坐以待斃?

有人說,在前一篇「沒有什麼不會變」的文章裡,

原文未提及的部份,我的觀點可能會誤導大眾,

但「原文未提及的部分」這句,反倒讓人有點搞糊塗了耶

到底是指「我未提及的其他原文部分」呢?

或是指原文中沒提及,那句看起來是我自己腦補的結論?

還是直述文意看起來像是指在原文作者腦中,連寫都都沒寫出來的部分?

這我想只有寫 email 去問原作者,或是擲筊才可能知道!

我也不會知道。

所以「原文未提及的部分」這語法,才是真的會誤導大家喔!


是的,裡面有許內容多我在前一篇文章沒提到,但並不影響我的結論。

而認為那看起來很武斷的結論是我自己腦補的人,很顯然,並沒有通篇看完原文。

但看更多,寫更多,只會發現更多的不利啦啦隊未來發展的條件,

這篇我就多寫一些吧!

確實,ASOIF 這舉動只是一個施壓的政治動作,是為了要嚇嚇 SportAccord,並沒有真正要全部的會員都退出。

所以前篇的結論只是一個假設的最差情況而已。

並且根據報導,這 27 個國際總會只是簽署支持 IOC 主席的意向書,並沒有真的要退出
(以下底色對應原文翻譯)

Almost all international Olympic Summer Sports Federations have now signed the letter supporting IOC President Thomas Bach that was circulated immediately after Vizer’s comments.

但根據其他新聞的報導,目前為止,有四個國際總會最後真正的退出了 SportAccord
分別是射箭 (acrchery)、田徑 (athletics)、輕艇 (canoeing) 與射擊 (shooting)。
http://www.insidethegames.biz

Despite some confusion, only four Federations - representing archery, athletics, canoeing and shooting - have actually resigned or suspended their membership thus far

而國際田徑總會 IAAF 主席 Lamine Diack 在其他報導中直接指出,Marius Vizer 根本就是一個外行的獨裁頭子領導內行人
http://www.arabnews.com/news/735641
Diack said Tuesday that Vizer, who is also presid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Judo Federation, resembled “a chief or dictator coming from nowhere” and telling major sports federations what to do.

這也可得知,目前這些「正式」的運動項目是如何看待這個 SportAccord 的主席,及其近期的一些決策與作為。

另外,在報導中也指出,冬奧會並沒有要跟隨夏奧的腳步,而是希望扮演一個和事佬,不希望事情往壞的地方演變下去。
Association of International Olympic Winter Federations (AIOWF) President Gian-Franco Kasper said the winter sports body “didn’t just want to follow the summer sports.
“I tried to calm things down as much as I could,” he said.
“There is no reason to exaggerate.”

之後,SportAccord 主席 Marius Vizer 也對於其發言態度道歉(但僅限於其發言態度,並不包含發言內容)
Marius Vizer apologizes for manner of attack on IOC
http://espn.go.com/olympics/story

而夏奧會也會在 Marius Vizer 初步退讓後,也暫緩其全員退出的計畫,並且提出將對 SportAccord 本身與其會員在 SportAccord 的使命、辦理活動的範圍、組織行政與管理(包含其組織章程,會員組織與協商等級...等)進行全面審查 (full review) 與正式的釐清 (formal clarification) 後再行決定是否真的退出 SportAccord。

The ASOIF, much the most powerful of the three bodies to stake out their positions, said its suspension was pending a full review and “formal clarification” of three points.
These are:
• SportAccord’s mission;
• The scope of its activities;
• Its governance and management, including the body’s constitution, participation of stakeholders and levels of consultation.

看似這場風波有緩和的趨勢,

但 SportAccord 已經屈居相對的劣勢

若不接受 IOC 的條件,勢必 IOC 將會進行原本撤出轄下所有組織的計畫,畢竟,現在的籌碼在 IOC手上。

透過 ASOIF 主席的說法,奧運項目退出後的劇本可能已經擬好,也就是 SportAccord 仍可作為國際間小眾運動組織的聯合會。

Francesco Ricci Bitti, ASOIF President, told insidethegames he believed SportAccord could still play a useful role as organiser of an annual convention and provider of services for smaller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s.

這也是我上一篇文章結論的依據,如果看完英文全文,會發現我基本上通篇都是翻譯兼引用,根本沒有太多自己的意思,而那最差情況的假設,也不是我的意思。

如果要說上篇的結論是誤導大眾,那都要怪 ASOIF 主席,而不是我,歡迎大家去他的臉書留言嗆他!我相信能夠去美國當裁判的英文能力,是可以的!

若 SportAccord 接受條件,勢必包含自己以及全數會員將會受到 IOC 所提出的「全面審查」

而且「很可能」在進行全面的實質審查後

在競賽結構部分極度薄弱的 ICU,即便疊床架屋的在世界各地擁有看起來很龐大的組織結構

若沒有針對這動作進行競賽本質上的補強

很可能連國際認證正式的小眾冷門運動項目都保不住

照這情勢,若 ICU 仍選擇靜觀其變,不做任何改變

我們過去的努力與榮耀很可能會變成一陀大...................大的泡沫


2015年4月28日 星期二

沒有什麼不會變

     International Equestrian Federation President Ingmar De Vos was the 27th Summer Olympic sport to sign a letter protesting at the comments of SportAccord President Marius Vizer about the IOC
International Equestrian Federation President Ingmar De Vos was the 27th Summer Olympic sport to sign a letter protesting at the comments of SportAccord President Marius Vizer about the IOC ©ITG
國際馬術總會主席 Ingmar De Vos 簽署退出 SportAccord 聲明書
        上週在俄羅斯索契 (Sochi) 進行的 SportAccord 2015 年度大會,IOC 史無前例超級大動作的透過其在 SportAccord 的代表身份「夏季奧運協會」 ( Association of Summer Olympic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s, ASOIF ), 策動其下 27 項運動退出 SportAccord 的會員身份,隨後殘奧會 ( International Paralympic Committee ) 也呼應 IOC,簽署了退出的意向書。以抗議現任主席 Marius Vizer 有如外行人般的領導風格,以及日漸鬆散的 SportAccord。

        其中國際田徑總會 ( IAAF ) 主席 Lamine Diack 甚至在訪問中指出,運動組織根本不需要 SportAccord。

「IAAF leader Diack says federations don’t need SportAccord」
http://www.arabnews.com/news/735641

        IOC 這形同宣戰的動作,若未來未有其他緩和的情況下,失去這些奧運項目的 SportAccord,未來很有可能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小眾冷門運動聯合會,而去年大張旗鼓歡天喜地進入 SportAccord 的 ICU,將會立刻成為國際認證正式的小眾冷門運動項目。

2015年4月27日 星期一

奪金之餘...

寫在前面,我必須要鄭重申明,

由衷的恭喜中華台北,寫下了史無前例的一頁,走到這一步,在這個圈子裡,實屬不易。

我對所有投身參與任何一項啦啦隊賽事而付出心力的夥伴都致上無比敬意,

同時,這一路上所有人的努力絕對不該被忽略與抹煞,

但站在觀點的對立面,並不代表不支持這項活動

僅表達目前看到一些白紙黑字的擔憂


請心平氣和,理性的閱讀下列文字
-------------------------------------------------------------------------------------------------------------------

即便 ICU 已成為 SportAccord 的會員,

即便年年大張旗鼓辦了一個名為世界盃的錦標賽

即便看起來是一個有評比,有名次的結果

即便 ICU 所謂的的世錦賽已納入國光獎金敘獎賽事之一

但本質上未符合競技運動的賽事結構,

很可能會讓各位辛苦的努力與熱血在燦爛的冠軍榮耀中燃燒成灰燼。

首先,無論是 ICU 或 IFC 所舉辦的世界錦標賽,在世界各地並無分區資格賽、會前賽或任何參賽基準,

而是採報名即參賽的方式。

但其他各項競技運動賽事,若是以報名即參賽模式,都會訂定參賽基準,

如田徑、游泳對於完賽時間或投擲距離限制,以及高爾夫的場地桿數,或是桌、羽、網球的個人年度積分,諸如此類的限制,達標者才可報名參加

若無訂定參賽基準,則會透過分區預賽或資格賽,取成績較優之選手或隊伍晉級正式比賽。

前些日子,世界排名 188 的台灣足球國家隊,就在高雄參加了 2018 年俄羅斯世足賽最最最外圍的會外賽,爭取晉級的機會。

就算是台灣實力一流的國球要參加世界盃或經典賽,仍必須乖乖的從分區資格賽打起。

無論以是參賽基準篩選,或是賽前分區選拔的方式舉辦,

在正式競賽期間依然會進行預賽,以篩選出當場實力較優之選手或隊伍晉級最終決賽,以產生出貨真價實的冠軍

但啦啦隊的世界錦標賽,並無此類晉級的賽事結構,且據本屆競賽流程,當天並無進行「預賽」,而是直接進行「決賽」,

所有參賽隊伍依序表演完編排的流程後,再由一組裁判員直接決定誰是世界冠軍。

一個賽事結構(篩選機制)相對薄弱的世界錦標賽,

很難只靠選手的熱血、犧牲、努力與經濟拮据與有助國際曝光來說服國光獎金審查委員核發獎金。

插一個題外話

你一定知道2009年聽奧在台北、世運在高雄,但是你知道2013年的聽奧與世運在哪嗎?

(為了不浪費你寶貴的時間去 Google,答案分別是保加利亞的索菲亞與哥倫比亞的卡里)

如果你還需要透過 Google 才會知道上述問題的答案,

又怎麼能指望一般外國人透過一場在美國東南部舉辦個幾天的啦啦隊比賽,認識到台灣有多深?

同時「國光體育獎章及獎助學金頒發辦法」中第二頁第四行中明確寫到

-------------------------------------------------------------------------------------------------------------------
第一項第六款至第七款及第十一款至第十二款規定之賽會,除有會前賽、資格賽或訂有參賽基準者外,其參加比賽獲獎之項目應有六國(地區)及六隊(人)以上參賽者,始予獎勵。國際總會之賽會有分級,且其最優級組未足六國(地區)六隊(人)者,不受此限。  
-------------------------------------------------------------------------------------------------------------------

第一項第六款至第七款及第十一款至第十二款規定之賽會」就是目前啦啦隊適用的身份類別,毋庸置疑。

但最後一句「國際總會之賽會有分級,且其最優級組未足六國(地區)六隊(人)者,不受此限。

本句之意,旨在解套前述(藍底文字)之限制內容,但其範圍應只限對應文句中「區域與隊數」的限制,而非連同前述(黃底文字)會前賽、資格賽與參賽基準也一併排除。

畢竟,會前賽、資格賽與參賽基準是運動競賽的「合理」篩選機制,沒有了這些賽事結構,很難公平的衡量出各選手或隊伍的真正實力。

也或許可歸咎文字上的模糊爭議,並透過協商(吵架)來取得新共識

但就算爭取成功,不健全的賽制並不會因證明文字敘述有瑕疵而變的完整。

畢竟,「合理」的篩選機制,是競技運動賽事的專業,才能萃取出不怕火練的真金

還記得有前輩告誡過,「啦啦隊是一項運動,就應該以*運動*的角度與專業來看待它」

若將啦啦隊目前的賽事結構視為一種運動專業,那眾多與啦啦隊現狀相違背的各項競賽結構會是什麼?

一份自民國 99 年修訂後實行到現在沒變過的白紙黑字,不太會因為一個偏離專業運動賽事結構甚多的活動而改變

現今賽制的種類與安排是各項運動競賽專業累積多年的呈現,而國光獎章的法規肯定適合絕大多數現行的競技運動,

或許我們應該反過來想,是否目前啦啦隊的發展,其實離運動專業還有一大段距離?

由一組人,透過一次性表現決定的金牌,含金量要如何與其他經過層層淬煉出的相提並論?

我想,這會是國光獎金審查委員主要的考量點。

並非國家不重視體育,並非法規不專業,跟不上國際腳步。

也不是 SportAccord+世界盃 這兩個頭銜,就變成了申請獎補助的無敵星星,

也不是只要美國人做的事,就是對的事。

一件牽涉層面廣泛的事,必須要以「合情」、「合理」且「合法」的方式來執行。

選手的熱情、犧牲與努力付出,絕對「合情」到無以復加,但在賽事結構的「合理」與國光獎章辦法中「合法」的部分,真的需要好好的思考一番。

但一直以來,而我們都直覺的用「這是國際現行標準,以及啦啦隊運動發展的特殊性」來詮釋著背離主流競技運動那千山我獨行的浪漫情懷,並且鴕鳥般的不去面對本質上的賽事結構問題。

或許有人會說,這賽制不是我們能控制的,我們只能 Follow

試問,近十餘年來,當許多運動競賽都陸續修正規則以解決競賽產生的問題

當棒球加入了突破僵局制,並且限縮了投打出手的時間,甚至近期出現了縮短成七局的聲音;

當籃球也重畫了三分線與禁區,縮短進攻籃板後的出手時間,以及與棒球一起都接受了攝影輔助判決;

當桌球、羽球與排球都從發球方得分制改成落地得分制,

當排球增加了自由人的角色,降低了球的標準氣壓以減低球速獲得更多來回球的機會,

甚至羽球嘗試性的學習桌球推出了更刺激的 11 分得勝制,與 3 對 3 的比賽;

無不是為了增加比賽的競爭性而修改了行之有年的比賽方式

若主辦單位不願意正視問題,進而提出嘗試性的修正,

或許應該檢討的不是我們國家的法規,也不是我們的政府。

畢竟,沒有事情不能改,沒有東西不能變,

同時,外國的月亮也不見得比較圓,

踏著運動競賽的本質脈絡前進與修正

遠比踩在雲朵般名義上的那種飄飄然要來的踏實

2015年3月16日 星期一

「進奧運」是夢想的,「進」奧運卻是現實的

《 Olympic Agenda 2020 》Recommendation 9 

        去年底 ( 2014 ),IOC 在摩洛哥的臨時大會中,96 位委員破天荒的全數通過《 Olympic Agenda 2020 》奧林匹克 2020 提案書裡的 20+20 條改革提案。其中的第九條提案中註明,未來奧運不再以大項賽事作為限制(目前為 28 大項),而是以競賽數(310面金牌)以及參賽人員總數(10500人)作為限制門檻。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
圖片來源:http://www.kcet.org/updaily/socal_focus/8969_Ceremonyb.jpg

        從公認商業化成功的洛杉磯奧運開始算起,奧運參與人數與金牌數逐年顯著的增加,到 1996 年亞特蘭大奧運時運動員人數已經突破萬人,接著 2000 年雪梨奧運發出的金牌數站上了300 面。


        其後奧運會的規模就像回不去的瑞凡一樣,在 300 面金牌以及 10500 運動員參與的數量間徘徊,但近幾屆奧運主辦國並未因此帶來預期的經濟效應,甚至因而拖垮了國家財政。所以這次總量管控的提案,將會是替未來申辦奧運國家,不用再為了面子問題,因而打腫臉充胖子的解套方法。

但這跟啦啦隊的關連又在哪?


當然是常用來當口號的「啦啦隊進奧運」!

進奧運是所有運動項目的夢想,也是我們常用來鼓吹運動員參與這項運動的遠大目標之一。

        這次通過的改革提案中,IOC 首先取消了 28 大項的限制,「啦啦隊進奧運」似乎露出了一點點曙光。因為再也不用為了進奧運,扒著個所謂正式組織當個可憐小媳婦,也不用放到運動舞蹈組織變其所屬。

        再者,310 面金牌的上限,對照 2016 里約熱內盧奧運即將發出史上最多的 306 面金牌,看起來啦啦隊似乎又多了些空間。

        雖然這兩道曙光看似照亮了啦啦隊發展的前方路,但修正提案最後一個關鍵數字 10500 的總人數上限,以及自 2000 年雪梨奧運後各屆的參與人數都超過的狀況,在總量限制的前提下,我們幾乎可以斷定,未來的奧運會,將不容易騰出多餘的空間來容納新進團隊競賽項目。

怎麼說呢?


        從 2012 倫敦奧運飛踢掉了棒球與壘球,及橄欖球以人數較少的七人制重返 2016 里約熱內盧奧運,再加上這次限制選手參與總人數上限的改革方案,有意無意,IOC 的這些決策確實壓縮到團隊競賽加入奧運會的空間。

        以這次的改革提案看來,雖然未來的奧運會還有一點點空間可以加入新的競賽項目(306 → 310 面金牌),比照近幾屆的參與人數,甚至必須縮減規模至 10500人。

        也就是說,未來有哪個團隊項目能把近幾屆既有的團隊項目飛踢出去,包括籃球(5)、足球(11)、曲棍球(11)、排球(6)、水球(7)、手球(7)、水上芭蕾(8)在內。(括號內為該單項上場比賽人數)。

        誰就有可能成為 2020 後奧運的新進項目。


        如果以啦啦隊目前的成隊規模( 約16-24 ),要飛踢掉的既有項目不止一個,更何況棒球極有可能在 2020 東京奧運再度回歸。

        我幾乎可以很確定的說,不管用哪種名稱、方式、賽制與面貌,啦啦隊(或類啦啦隊的任何形式競賽項目)要進奧運,在 2020 年前的機率會是 "0"

        而 2020 之後,若沒任何大變動(如外星人入侵後接辦奧運或隕石撞地球毀滅後的重生之類的...),啦啦隊進奧運可能性應該也不會太高。

        從近幾屆奧運主辦國賽後的狀況,以及本屆臨時會破天荒大動作的全數通過這 40 項改革方案,顯示出 IOC 的改變決心。並且,IOC 朝令夕改的可能性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到 2020 前還有 5 年,我們可以思考,是不是要再花 5 年的時間來爭一個連摻在一起都不會變成撒尿牛丸的笨蛋?



        或是可以做一些其他的事情?       

        我並沒有修讀過國際體育組織與現勢,但我去 google 了一下很多學校的課程大綱,大概談的都是一些 google 都可以告訴你的過去式。

        雖說鑒往可知來,但世界卻一直在用你想像不到的方式在改變,許多的現在進行式甚至是未來式,還須靠多方蒐集資訊與瞭解,很難只抱著過去課本學到的資訊來判斷。

當然,最重要的,是願不願意去承認與面對。

A ruined fountain in the Olympic Village.

        網路資訊與言論自由時代,各自表(比較常用的是「述」,是要捲舌的),但是基於老師教練良知,我還是把我蒐集到資料以及判斷與大家分享。

同時,這些資訊也都是完整確實的。

         從這些資料看來,無論時間遠近,啦啦隊或「類啦啦隊」的任何競賽類型要進奧運,很可能只是個美麗燦爛的粉紅色夢想。說這些並不是阻止我們去追逐夢想,只是不太希望追逐夢想的努力與熱情,在一個可預期的泡沫上,放上太多重量。

因為每一個人的熱情與努力,真的很珍貴,不要浪費。

        所以,這次改革提案的通過,將會使得「啦啦隊進奧運」變成是一個根本不再需要被討論的 - 假 ‧ 議 ‧ 題!這也就無所謂國際間那些合縱連橫的紛紛擾擾,而國內外都應團結一致往前邁進的這類言詞,將僅僅只會是一句振奮人心的口號。

顧好國內的基層吧!


        就算松山高中,泰山高中沒有出國比賽拿金牌,冠軍金盃與 20 連勝會是他們記憶中最美好的一段;就算明道大學,國立體大的水準跟美國 NCAA 有段差距,隊史首冠以及甲二級回歸一路上的點點滴滴是永遠無法被取代的。


        專注發展國內並非不願國際接軌,閉門造車。只是要先釐清,接到的是軌還是鬼?

        倘若主張啦啦隊是一項運動,並希望用*運動*的角度與專業來看待它。那完備現有競賽制度,將會是一個務實的努力方向。先不提國際的選邊站,國內競賽的紛擾至今仍無具體的解決方法(特別是現在的選手很單純,只想要公平透明的比賽,我們也都曾經是過來人),但大家似乎已經習慣了,甚至演變成期待著每年來看這場年度鬥爭大戲。

       但這已經不知道過了多少個 5 年?

        在 2020 前,還有一個 5 年,可以選擇繼續努力的追逐一項假議題,或是務實的從教育角度出發,以一套相對公平合理的賽制,做著差不多的事,來發展國內的學生競技運動。

        在互有輸贏的公平合理競賽制度中,不僅學習到「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的運動家精神,也透過競賽留下來的數據,具體的保存每位選手生涯中每一分的熱情的回憶。


2015年3月4日 星期三

【艾倫 楊.英語教室】003 - Gymnastics for All in the USA 美國的全民體操

課文與翻譯:
USA Gymnastics supports the following Gymnastics for All activities:
GymFest: Display Gymnastics – a non-competitive program for performance (or display gymnastics). USA Gymnastics hosts an annual Gymnastics for All Nationals.
美國體操協會支持辦理下列全民體操活動
體操大匯演:表演體操 – 一種非競賽性質的表演項目(或稱表演體操)。與全國錦標賽一同舉辦之全民體操活動之一。

GymFest 實況範例 / Video Examples:

* GymFest Group A - Birons

* GymFest Group B - Olympiad

 * GymFest Group C - West Bend

● Power TeamGym Gymnastics – this is a competitive version of Gymnastics for All gymnastics whereby squads of athletes perform together in two events – Group Floor Exercise and Group Jump. Currently there are 10 levels with competitions leading up to a Power TeamGym National championships.

Power TeamGym Gtmnastics – 全民體操的競賽性質的活動之一,全體隊員一同實施兩回合的動作 – 團隊地板動作與團隊跳躍。目前依不同的能力共分有 10 個競賽級別。

Power TeamGym 實況範例 / Video Examples

 Power TeamGym 第二級 * Level 2

Power TeamGym 第三級 * Level 3

Power TeamGym 第四級 * Level 4

Power TeamGym 第五級 * Level 5

Power TeamGym 第六級 * Level 6

Power TeamGym 第八級 * Level 8

● World Gymnaestrada – USA Gymnastics has prepared official delegations to World Gymnaestadas in 1995, 1999, 2003, 2007, and 2011. We are looking forward to the 2015 World Gymnaestrada in Helsinki, Finland.
世界全民體操大匯演 – 美國體操協會過去曾在1995, 1999, 2003, 2007 及 2011 籌組代表團參與,目前正籌組遠赴參與芬蘭赫爾辛基參加 2015 年的世界全民體操大匯演。

● Acro & Tumbling – Video demonstration


Acro & Tumbling Video Examples


單    字:
non-
[nɔn]
adj.[首碼]表示非,無,不
空耳:囊
ex: non-competitive 非競賽性的

competitive
[kә'petitiv]
adj.競爭的,競賽的,競技的
空耳:康胚忒體輔

whereby
[weә'bai]
adv.藉由,因此,以
空耳:威兒拜

leading up to (lead up to)
[ˈli:dɪŋ ʌp  tu]
Idiom (向上)一路通過,作為...的準備(或先導)
空耳:哩丁啊ㄆ兔

delegation
[deli'geiʃ(ә)n]
n.代表團,授權,委託
空耳:爹哩給選

例句:
A US District Court judge in Connecticut has again ruled that competitive cheerleading, despite some upgrades, is not a sport.
美國康乃狄克州地方法院法官再次判決,即便提供進一步佐證資料,競技啦啦隊仍然不能被視為一項團隊運動。


課文出處:
美國體操協會官方網站 Gymnastic for All 介紹頁面

延伸閱讀:(點擊開啟連結)


2015年3月3日 星期二

【艾倫 楊.英語教室】002 - Gymnastics for All is? 全民體操能吃嗎?


課文與翻譯:
• Gymnastics for All is considered the foundation of all gymnastic disciplines!
全民體操被認為是所有體操類別的基礎。

• Gymnastics for All is the cultural footing for the entire Federation!
全民體操是整個國際體操總會的文化基礎。


• Gymnastics for All offers a wide variety of activities for people of any age, gender, physical ability or background!
全民體操提供了各年齡層、性別、身體素質與文化背景參與者各式各樣的活動。

• Gymnastics for All provides activities that are fun, that foster well-being and that uphold fundamental values and friendship!
全民體操提供的活動擁有充滿樂趣,促進身心健康以及重視基礎發展與發展友誼關係的性質


• Gymnastics for All is entertainment (the World Gymnaestrada) but also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for team competitions ( such as the World Gym for Life Challenge)!
全民體操不僅擁有世界性的娛樂表演活動(世界全民體操大匯演),並提供了世界性的團隊競賽機會(如世界全民體操挑戰賽)

單    字:
footing
[futiŋ]
n.立足處,(社會)地位,關係
空耳:夫挺

well-being
[welbiiŋ]
adj.康樂,安寧,福利
空耳:威喔病

World Gymnaestrada
世界全民體操大匯演,由國際體操總會 FIG 主辦
於全民體操世界性的表演活動。
空耳:窩得僅奶斯忒啦打

World Gym for Life Challenge
世界全民體操挑戰賽,由國際體操總會 FIG 主辦
屬於全民體操世界性的競賽活動
空耳:窩得僅佛賴輔掐冷擠

例句:
ICU accept that Cheerleading group perform at the World Gymnaestrada. FIG Shall not accept Cheerleading Group at the Gym for Life Challenge.
國際啦啦隊聯合會 ICU 接受啦啦隊團體得在世界體操大會中演出,及國際體操總會 FIG 不會接受啦啦隊團體參加世界全民體操挑戰賽。

延伸閱讀:(點擊開啟連結)
【艾倫 楊.英語教室】001 - Gymnastics for All


課文出處:
節錄自 International Gymnastics Federation (FIG) 國際體操總會全民體操介紹頁面
http://www.fig-gymnastics.com/site/page/view?id=493

例句出處:
SportAccord, FIG, ICU 三方合約,第 14 條第二段內容。



2015年3月2日 星期一

【艾倫 楊.英語教室】001 - Gymnastics for All 全民體操是什麼?


課文:
    Gymnastics for All is one of the eight gymnastics sport disciplines officially recognized by The FIG and gymnastics organizations worldwide. This diverse sport program, while being the largest with regards to gymnastics membership, provides opportunities and activities for all ages and levels of abilities. Gymnastics for All activities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general sport skills, fitness, health, important movement patterns and daily life skills.


翻譯:
        全民體操是國際體操總會 (FIG) ,以及世界各地體操協會官方認可八項體操類別的其中一項。這多元的運動項目,是擁有最多參與者的體操類別,提供參與機會與活動給各年齡層以及不同能力水準的參與者。全民體操的活動致力於發展基礎的運動技能,體適能與健康身心,以及重要的動作模式,與日常生活的技能。

單字:
Gymnastics for All
[dʒim'næstiks fә(r) ɔ:l]
n.全民體操,大眾體操,多元體操
空耳:僅ㄋㄞ死體可佛噢

gymnastics
[dʒim'næstiks]
n.體操,體育
空耳:僅ㄋㄞ死體可

discipline
[disiplin]
n.紀律,學科,專業類別
v.訓練
空耳:底捨普吝

recognize
[rekәgnaiz]
vt.認可,承認,公認,賞識
vi.具結
空耳:蕊可奶子

diverse
[dai'vә:s]
adj.不同的,變化多的
空耳:歹ㄈ餓死

opportunities
[.ɔpə'tju:nitis]
opportunity的複數形式
n.機會,時機
空耳:阿婆丟呢體子

patterns
['pætənz]
式樣,圖案,樣式,模式;
名詞的pattern複數形式
空耳:拍疼子

例句:
USA Gymnastics adds team acrobatics and tumbling to Gymnastics for All
美國體操協會將團隊技巧騰翻這項競賽項目納入全民體操推廣的系列競賽活動


課文出處:
美國體操協會官方網站 Gymnastic for All 介紹頁面
https://usagym.org/pages/group/pages/gymnastics_101.html

例句出處:
美國體操協會官方網站新聞頁面
https://usagym.org/pages/post.html?PostID=12170&prog


能有多少個 5 年?


2015 年是 NCATA 第 5 個賽季,今年共有 11 支隊伍進行 29 場的巡迴比賽,在 2010 年草創之初 NCATA 只有 4 支隊伍。

NCATA 競賽的六回合(event)分別是(點擊連結可開啟各回合簡介)

指定動作回合(40分) Compulsory
技巧回合(30分) Acro
金字塔回合(30分) Pyramid
拋投回合(30分) Toss
騰翻回合(60分) Tumbling
團隊流程(110分) Team Routine

滿分 300 分

最先登場的指定動作回合是菜鳥最好的舞台,
畢竟,要求剛門的菜鳥要在第一年立馬追上有學長姐的水準才能上場比賽
的確是有點強人所難


技術動作採回合分立,依賽制安排的順序實施
沒有強迫式的連續動作,在相對體力充足狀況下
選手可以專注做好每一個動作細節,安全性相對提高
真正達到「追求動作極致完美」的目標
而不是鄉愿的只求「全上」就好!

同時,動作完成高下立見,
裁判給分清楚明確,爭議會降低很多

雖然少了 2:30 down up 連走的緊湊動作
但可以想像那賽程中領先隊伍突然的連續失誤造成落後的低氣壓
隨後靠著連續大招追回失分的起伏劇情

應該也不會輸太多才是
而且這也是 2:30 永遠無法體會的

不忘本的「流程」佔了剛好超過 1/3 多一點點的最大配分比重(110分/300分)
保留了原有的 2:30 流程
1/3 的總分比例也降低了黑箱對總成績的影響力

各回合累積的分數
絕對比只用一晃眼 2:30 來決定一支隊伍一整年的努力成果要來的公平


分立的回合,使得教練、訓練人員需求量增多
教練團存在就有其必要性,同時真正各司其職
各組助理教練顧好組選手得分供總教練調度

教練不光只是平時出張嘴吼著罵聲叫選手練
然後上 Youtube 抄一抄動作後讓選手嘗試再摔一摔
最後比賽時蹲在角落眉頭深鎖
演的好像很緊張這樣

除了規劃、執行、監督與考核日常訓練
在比賽前與教練團開會安排各回合選手次序,繳交出場名單
比賽中依次給予出場選手叮嚀鼓勵
或是微幅落後時,立馬調度追分大招出場追分
又或是在大幅領先或落後時
立馬叫暫停改由二線選手出場
一方面保留主將體力面對之後的比賽
二方面也可增加二線選手經驗
說不定下個初生之犢就這樣被發掘了


瞬息萬變的臨場調度,讓「教練」回歸團隊運動競賽的本質
在比賽時發揮運籌帷幄功能,
盡可能的在競賽過程中不斷調整策略帶領著隊伍走向勝利
而不僅只是一位在場邊眉頭深鎖
對場上發生的一切都無能為力的觀眾

競賽分回合實施,裁判需求增多
每場比賽藍墊子前面一字排開不會再都是那些老面孔

回合分立也自動將裁判劃分專業
菜鳥裁判同樣可從指定回合入門
再分別取得各單項評判資格後,最終取得團隊流程評判資格
如此一來,教練講習活動將會辦不完

供需市場建立之後
擁有資格的裁判將會有大量的比賽可以發揮專業

同時回合輪替的裁判安排
會將黑箱的影響因素降到最低

並且,在轉型的過程中
老面孔可頒發直升「團隊流程裁判」的禮遇

就算老蕃癲亂給分
1/3 的配分比重平均下來,影響力也會降低

若同場再安插幾個真正的專業裁判進去
數學方法會讓這制度給了面子,又不輸裡子


各回合實施選手的得分即是個人的生涯累積
不同於 2:30 一年一次大拜拜,拜完即洗牌重來的任務編組形式

選手追求生涯累積的榮譽
會是選手留下來最強的內在動機

同時,你不是最秋最屌的選手也沒關係
就算無法在競賽場上閃耀
累積的數據也能讓你發光
因為憑著天賦恃寵而驕的跩哥
在這套賽制裡會是劃過天際那最美的流星

這也是運動教育中「獎勤不獎強、罰懶不罰弱」的最好展現

有了大量數據之後,除了團隊名次之外
可以設立真正代表個人努力的獎項

舉凡是 MVP,底層王、中層王、上層王、騰翻王、空拋王、新人王
甚至是隔壁老王

只要數據能夠呈現出一個絕對,且難以取代的努力成果
想要什麼王,就有什麼王

「王」不再是用比誰秋,或是用 Facebook 點讚的數量來選出

新隊伍出賽沒名次不用抱在一起哭哭
有意義的分數,就是代表你隊伍的能力價值,也是最好的努力目標

同時,分立的回合會告訴你哪裡沒做好,哪個環節有問題
教練團有了補強的方向
也讓明年再加的油也知道該加到哪裡去


有了數據,累積得分也可成為評價選手最客觀的證據
而非教練的主觀感受或個人私心
也可排除掉現今選拔制度中常常選出來的那神來一筆不定時炸彈

還有很多很多好處,用運動的邏輯來想就通了

用運動的邏輯來規劃,不用大聲嚷嚷
就算是外行人,也會把你當成是一項運動

一樣的舉來飛去
少了點誇張的表演動作與聲光效果
多了些「競技」運動的元素
順便也解決了多年來一直無解的問題

或許有人會說,這不是啦啦隊
啦啦隊應該是#︿%&*!@#%(以下無止盡戰文,略)

所以
還是啦啦隊最好!
還是啦啦隊最好!
還是啦啦隊最好!
(因為很支持,所以講三次)

這我不能否認,因為,這也不是肯德基!

但我們可以反過來想,受過這一套賽制洗禮的選手
回來跳 2:30 的流程的話

會差到哪裡去?
會差到哪裡去?
會差到哪裡去?
(因為很重要,所以問三次)

如果今天有一項新產品,使用者不用花太多功夫就能上手
有效的解決了一些舊產品使用上的老問題
同時提供了一些新的使用感受

那舊產品的競爭力在哪裡?

5 年,可以選擇做一些看似陌生但又好像很熟悉的事
也可以選擇在一些無意義且無止盡的爭吵聲中度過


2015年2月1日 星期日

賀!「中華民國多元體操協會」成立

(以下文章內容或引用之素材有些許揶揄輕浮,其立意僅為搏君一笑,非對其指涉有不敬之意,若為正義魔人或對此類文字有高度敏銳度之人士,請謹慎閱讀)※ 請用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的口吻快速唸一次。

很久沒動筆(腦)了...

2015 2/1 在晴朗屏東的豔陽下,「中華民國多元體操協會」成立了。

        很榮幸當選了第一屆的理事之一;同時這協會的一部份洋名 Gymnastic for All, GfA,我也稍微出了一些些主意。於是乎想寫些什麼東西來祝賀一下,瞭表一下心意。

        但像那些網路上可以拿來 Ctrl+C 之後 Ctrl+V 的那些像「很高興能夠見證這協會的..blah blah」或「期望這協會能夠待給這項運動.....blah blah」,還有「使得這項運動能夠在台灣更蓬勃發展...blah blah 」等等....那些只要換個主詞都可以成為一篇的鬼話,我始終寫不太出來。

        只好寫一些過去看過的小故事,一方面祝賀多元體操協會的成立,以及期許未來的發展,另一方面也讓大家初步的認識這一個國際體操總會 The 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Gymnastique (FIG) 裡頭一個鮮為人知的項目!!

故事是這麼說的,在很久很久以前...

        我們一想到體操,腦中很容議會浮現一片大型藍色正方形的墊子,男女選手在上頭翻來覆去(誤),或是利用各類型的橫桿、平台在上頭做些高難度的肢體動作(再誤),也就是奧運會或容易上電視的那些男子六項,女子四項。


或是女孩子穿的少少的拿著兩根頭圓圓的棒子(又誤),呼拉圈(還是誤)、橡膠球,長長帶子、繩子。


這是體操家族最初始的三個競賽項目,也是體操運動給一般眾人的印象

但體操家族在近幾十年來有了很大的改變,同時關注的眼神似乎也重新洗了牌!


從 FIG 官網的項目列表,我們可以看到現今體操家族各競賽項目有下面七項

Gymnastic for All, GfA(全民體操)
Men's Artistic(男子「藝術」體操)
Women's Artistic(女子「藝術」體操)
Rhythmic(韻律體操, 1961年加入)
Trampoline(彈翻床, 1988年加入)
Aerobic(有氧體操, 1993年加入)
Acrobatic(特技體操, 1999年加入)

        我稍微對照了下各單項加入的年份,扣除成立初始就包含在內的項目(全民、男子藝術、女子藝術),以及1960 年代加入的韻律體操,在 1980-90 年代,FIG 就納入了三項「類體操」相關的競賽類型,也使得這些「類體操」的競賽類型有了 FIG 老大哥的背書,或許是因為這樣的關係,也促使了特技體操在 1993 年成為了世運會的項目之一;1997 年換成是有氧體操,連續兩屆讓這些後來加入的小朋友們慢慢地步向國際綜合運動賽會中。

此外,「韻律體操」於 1988 年成為了奧運正式競賽項目之一;而「彈翻床」則是在 2000 年的雪梨奧運。

        近 30 年來,體操家族慢慢的在擴張,除了積極的將許多類體操納入家族中,一方面可以改善最為人詬病,也就是佔了一個奧運競賽項目,但實際上運動「參與人口」卻無法有顯著提升的問題之外,另一方面也務實的把「體操」這項運動回歸最原本的使命,也就是融入到每個人生活中,成為一項老少咸宜的運動,而不是讓人一想到體操,就立馬將它跟高難度,且類似特技動作的刻板印象劃上等號。

而 Gymnastic for All, GfA 將會是 FIG 這「詭計」的最後一塊拼圖

怎麼說呢?

        由於沒有具體的競賽型態,所以目前看來,GfA 只是一個廣義的概念。但從一些蛛絲馬跡中我們可以試圖猜測,FIG 希望透過 GfA 的加入,進而提升廣義的體操參與人口數。

        首先,雖然是純屬猜測,但我們可以看到,FIG 把 GfA 放在所有項目之首,這項目的排序既不是照著納入家族的備份(從後面三個新加三項的排序可得知),也不是順著字母順序,雖然原因不明,但跟「好折凳」一樣的位居七大項目之首,曝光度絕對吸睛。

再者,我們可以從 FIG 對於 GfA 的歷史介紹可看出

It all started….

...on July 23, 1881!

On that date, the FIG was officially founded. It is also the date on which the principles that underpin Gymnastics For All were first established.

        FIG 自己說在 FIG 成立的那一天,GfA 成為了 FIG 第一個項目,單就這一句話,我們其實可以解讀這只不過是 FIG 官方文章的一句場面話,而且唬爛意圖明顯(我們之後會談到這句話是如何的唬爛)

        但可見得 GfA這廣義個概念,不僅可使眾人改變對「體操」過去的刻板印象,還可以將尚未納入體操家族認可的「類體操」競賽類型或活動,加入了「收編」的想像空間。

        此外,就在去年(2014年),年 FIG 主席 Prof Bruno Grandi 大書特書了一陣 Sport for All 概念,還把他放在官方網站 GfA 的頁面裡。


另外近年來也開始舉辦了 GfA 的世界性競賽活動。

        雖然過去 GfA 也有屬於自己的世界性活動,也就是自 1953 年開始,每 4 年舉辦的一次的 World Gymnaestrada 全民體操大拜拜(誤)

2011 年World Gymnaestrada 瑞士洛桑 

我們可以稍微 google 一下,2015 年即將在芬蘭赫爾辛基舉辦的大拜拜,



2015 年World Gymnaestrada 芬蘭赫爾辛基


其中官網寫到:

The World Gymnaestrada is a world-wide, non-competitive FIG Gymnastics for All event held every 4 years and attracting the largest number of active participants of any FIG event.

blah blah....其他的都不用看,這一大段英文重點只有一句話

「non-competitive FIG Gymnastics Gymnastics for All event」

        過去50多年來,即便 FIG 為 GfA 舉辦了許多次世界性的活動,但很明顯的,這只是一個非競賽性質的聯誼活動。

而 FIG 自 2009 年開始,每四年舉辦 World Gym For Life Challenge,世界全民體操挑戰賽。


2014 World Gym For Life Challenge 南非開普敦
(冰友啊,這不就是創意啦啦隊嗎?)

同學們,很重要,從這裡開始畫重點!

其一,有別於 World Gymnaestrada 大拜拜,這是屬於競賽性質的活動。

其二,很顯然的,World Gym For Life Challenge 是體操家族中很年輕的一個競賽活動。
2013 年在南非開普敦舉辦的第二屆 World Gym For Life Challenge 官網寫到,
http://www.gymforlife.co.za/about-us/about-gym-for-life-world-challenge

Since 2009 the Gym for Life World Challenge is held and also every four year, on the odd year between the World Gymnaestrada. This is an International contest for gymnastics groups and at the first edition 2000 gymnasts participated.

blah blah....其他的都不用看,這一大段英文重點只有一句話「 This is an International contest for gymnastics groups」

其三,FIG 說成立的那一刻,GfA 就是 FIG 的第一個項目,然後 blah blah 的說有多重視,但從 1953 到 2009 年間,只用了 15 屆的大拜拜叫很重視 GfA,這話大概只有鬼娃恰吉才會相信,這也呼應前面提到 FIG 在官網上對於 GfA 的介紹真的只是唬爛場面話,同時也可以大略猜測到過往 FIG 對於 GfA 的態度是敷衍的

        但體操的運動特性以及其奪牌門檻,也限縮了其運動參與人口以及參賽人口,以致於這一直以來最為 IOC 詬病的問題,就是佔一個奧運名額,但參與國家與運動員人數確逐年減少。使得許多被踢出門(像棒球),或仍在門外虎視眈眈的團隊運動有諸多質疑,於是乎風水輪流轉,過去不受重視的 GfA,由於其與體操的淵源,且容易推廣,以及仍有許多詮釋空間的特性,使其搖身一變成為了體操界可能的明日之星。

        從以上這些小故事看來,啦啦隊其實滿符合 GfA 的概念與精神,GfA 將會是啦啦隊最實質與體操界結合的橋樑,但天殺的有一個笨蛋至極的組織為了一個看似很偉大的理由跑去跟 FIG 簽訂了一份不平等條約,把 Cheerleading 跟 GfA 合作的空間完全切斷(之後會再專文詳述),在這不平等條約沒有廢止前,Cheerleading 的國際接鬼大概只能每年躲在同一個樂園裡,作著踏上神聖殿堂的自 High 夢。

        最後總結一下,我們可以確定 GfA 是 FIG 的一份子,而 FIG 也開始實質重視了 GfA,從近年許多動作可以看出,其他地區也開始慢慢的重視 GfA,許多體操強國都把 GfA 納入了他們的發展項目之一,從各國體操協會的官網裡可以看到 GfA 的列入。而美國體操協會 USAG 也在 2014 年舉辦完第一屆全美全民體操錦標賽。




GfA 在中國(併入有氧競技裡的全民健身)

GfA 在澳洲(很特別的可以這欄位最下方看到 Cheerleading 喔)
http://www.gymnastics.org.au/

GfA 在台灣呢??
http://ctga.com.tw/

        而正當國際看似如火如荼的發展 GfA,而最自豪多元開放的自由寶島卻在這股潮流中缺席,而對照目前 FIG 舉辦的 World Gym For Life Challenge,啦啦隊競賽目前的發展程度可以說超越許多(一樣之後會專文詳述)。所以啦啦隊跟 GfA 絕對是天作之合,也希望這結合能夠帶來新的發展契機。所以,我很高興能夠見證「中華民國多元體操協會」的成立,也希望這協會能夠 blah blah ....(好不容易凹回來的祝賀文,請大大家自行帶入官方語言)

最後,王子公主是否能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