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最常見的動作訓練以及評估模式,通常是由教練觀看選手動作的實施,再依照選手成功或失敗,來評斷技巧實施的優劣,並從中舉出一些缺失讓選手當場修正,再由教練重複觀看選手操作,如此日復一日。但這種訓練方式,有些平時訓練有素的動作,在比賽時,總是不知怎麼的,還是失敗了。
或許比賽時的臨場反應或情境因素會產生部分的影響,但總不至於會像「0 與 1」那般,不是「上」就是「掉」的差距?那平時技巧穩穩上的時候算什麼?為什麼平時看起來好像有8~90分,甚至是100分把握的動作,在比賽時掉到連60分都沒有?這完全沒有一致性的現象總是困擾著選手與教練,而這到底又是怎麼一回事?
而目前僅有的對策就是累積所謂的「成功」次數。但這是一個很弔詭的邏輯。在累積成功次數的過程中,「失敗」的次數似乎也是一樣在累積,而且通常比成功的次數還要多(很多…?)。但我們通常把失敗累積的次數都故意忽略不提。但依照動作學習與身體記憶的論點來看,這樣到底是在學習成功,還是學習失敗?
從不斷的累積技巧嘗試次數,永遠都不夠的練習,摔了再上,上了又摔,如此循環,直到累積到目標的成功次數後,換來教練一句:「嗯!很好,走下一個課程」。此時多數選手心裡依然納悶,那這樣算是成功嗎?而就算成功,到底是為什麼成功?而失敗呢,也不知道為什麼會失敗。選手只能一直不斷的「嘗試」、「累積」、「堅持」,反正一切都是教練說了算!
然而,為什麼技巧會成功?為什麼會失敗?為什麼時好時壞?為什麼好壞差距會如此大?又為什麼前一次還穩穩的上,這一次卻摔個亂七八糟?
而這些為什麼不光是我,我想也是每位選手與教練大家心中最大的疑問。
與其在這複雜難解的無限迴圈中打轉,或許我們該跳出去,換個不同的角度,用我們雖然陌生,但擁有縝密邏輯,卻又不難理解的理論背景來看,這些技巧的成功,甚至是連續的成功,其實並不代表身體真的學會了,而是如同「丟硬幣」時出現人頭或10元的那樣「剛好」的隨機現象罷了。
很多眼見為憑論者或許會反駁,那些成功,甚至是連續的成功的技巧,不就我們「學會了」的最好證明!都連續成功了耶!不然還要怎樣?
教練明明就「看」到哪些地方該改,然後告知選手「修改」,在當場也似乎看見了成效。於是,一定會有人說:啊~該看的該修的都修了,不然還能怎樣?
但我們可以自己想看看,就算一組已經連續成功10次的技巧,我們有多少把握在第11次嘗試的時候會繼續成功?除非就像是跨騎、股立姿那樣簡單的動作。
文未完,待續 ....
延伸閱讀:
是在丟人還是在丟硬幣?(之二)
是在丟人還是在丟硬幣?(之三)
文未完,待續 ....
延伸閱讀:
是在丟人還是在丟硬幣?(之二)
是在丟人還是在丟硬幣?(之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